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9日
"
2022年12月18日,中国民办教育西湖论坛线上论坛召开,年度演讲、圆桌论坛和西湖论坛之夜等环节精彩纷呈,为民办教育从业者带来一场丰富的精神盛宴,累计观看人数超过8万人次,接下来几期中,我们将撷取其中的精彩部分,与大家共享。
继2021年后,中国民办教育西湖论坛创始人和执行主席田光成院长在本次西湖论坛中再度发表年度演讲,演讲的主题是“返朴求真,行稳致远”。
演讲伊始,田院长和大家一同回顾了2022年发生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并引用牛津大学出版社选取的2022年年度代表词“goblin mode”(大意类似于“摆烂模式”),引发广大民办教育从业者关于“何为确定性,何为不确定性”的深入思考。
在即将过去的2022年,民办教育领域同样感受到了强烈的不确定性,自2016年以来陆续颁发的相关政策,让办学人感受到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好教育一定不愁有好生源”的假设不复存在,我们希望找到熟悉的东西,但熟悉的东西在又在哪里?
随后,田院长结合教育事业统计公报的数字,对近年来民办学校数量及在校人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细致分析。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在相关政策严格限制的情况下,从2019年到2021年,全国民办学校数量并未出现显著的下降,仅是从19.15万所下降到18.57万所;而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甚至有所增加,从5616.21万人增长到5628.76万人。这种想象和实际的反差也让我们能够葆有一线希望。
具体到各个细分领域,田院长指出:民办学前教育逐步失守半壁江山,公办学前教育已成主体;民办义务教育阶段的政策控比成效微小,未来必然强行推压;民办普高教育比翼双飞,发展空间趋向饱和;民办中职教育增长缓慢,仍处在民办教育的发展末端;民办高等教育强势增长,仍有一定的政策空间。
除了相关数据之外,2022年出现的一些对民办教育行业产生影响的事件也值得我们关注:湖南长沙医学院税案中高达5.4亿元人民币的天文数字税款令人震惊;第一高中教育集团在被美国被强行退市;上海金太阳教育集团逆势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由中国芯片首富”虞仁荣出资300亿捐建的“东方理工大学”在宁波筹建。
2022年11月,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中分会在上海成立,贯彻了二十大报告中“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主旨;多省的民办学校收费管理办法密集颁布,体现了对于民办学校规范管理的加强;2022年12月31日很多省份分类管理最后期限将至,给民办学校带来方方面面的挑战;这一年间对公参民学校规范的加强,则引发了多所学校的“更名潮”。
同样是在2022年间,东方甄选的主播董宇辉横空出世,这一事例启发我们,只要开动脑筋,具备创新的思维和不断拼搏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随后,田院长为大家梳理了2022年与民办教育有关的重要新政策,其中包括:2022年1月10日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对于评价普通高中办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022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案,对于推动我国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2022年11月2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在鼓励的同时也为进入职业教育领域设定了门槛。
谈及2022年民办学校面临的困境时,田院长将其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信心丧失,进退维艰”,无论是民办教育人、家长、社会还是资本都因为前面提到的不确定性而丧失信心,出现了“进很难,退又不甘”的心态。二是“多重限制,多头监管”,民办学校不仅面临从收费、招生以及其他方面的限制,也受到教育主管部门、民政部门、工商部门、税务部门以及国土部门的多重监管。三是“选择限制,转型困难”,民办学校面临着营非选择时,受到诸多制约;普通教育转为职业教育时,也存在较大困难。四是“税费追缴,财务监管”,多地民办学校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当地税务部门的追缴;一些地区面向民办学校的财务监管几乎等同于公办学校,压抑了民办学校的自主性。
如何认识“二十大”之后民办教育的新形势?要理解党对民办教育指导思想有一条主线:从十六大的“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十七大“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十八大“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到十九大“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再到二十大提出“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随着教育经费的日益充足,民办学校在给社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出现一些弊端,国家希望民办教育应该朝着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具体理解二十大确定的民办教育政策应当从以下八点出发:一是“加强领导,保证方向”;二是“控制增量、优化存量”;三是“强调公益,限制营利”;四是“明确主题,强化监管”;五是“调整结构,符合规划”;六是“规范管理,引导发展”;七是“优质均衡,差异多样”;八是“回归教育,体现公平”。
关于民办教育发展的市场空间,田光成院长提出以下观点:人口出生率下降趋势能否止住,2023年政策是关键;普职比不再强调“1:1”,各地政府自主有限放开;经济复苏速度严重影响“上好学”的诉求;随着人口回流,新的发展空间应下沉在四线、五线城镇;小规模多样化的学校将是主流。
在新形势下,民办学校应当如何举办?田院长认为,办学者、管理者和从业者首先要理清“人”的问题,也即认真思考“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儿去”三个问题;接下来要理清“物”的问题,也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对于民办学校发展而言,核心能力建设、运营管理的能力建设和法财税风险防范问题是重中之重。在民办学校的教育设计、管理变革和教师成长等方面,田院长也给出了一些中肯的具体建议。
演讲的最后,田院长对广大民办教育者提出了殷切期待,希望民办教育者从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战略思想中获得启示,相信“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秉持长期主义的精神、不讨巧的精神和专业的精神,终将等到民办教育行业的冬去春来。
校董汇公众号
即晓知识平台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时代智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