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晓玲:浙江省发展民办教育研究院财务咨询师,时代智汇咨询财务总监;从事财务工作近30年,其中为民办学校提供财务专项咨询服务近10余年,熟悉民办教育财税相关政策,曾为上百家民办学校提供过财务体系建设、财税风险评估及分类管理财务清算指导等服务内容。
在民办教育监管日益趋严的环境下,金税四期的全面上线及跨部门税费信息共享机制的健全,正重塑关联交易监管格局。对于学校董事长、校长及财务人员而言,精准识别风险点并建立防控机制,是保障学校稳健发展的关键。
民办学校的关联交易往往涉及资金往来、商品服务提供等环节,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税收红线,主要风险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学校通过与关联方进行非公允交易转移利润,比如以远超市场的价格从关联企业采购教学设备、后勤服务。税务部门可依据 “实质重于形式” 原则,认定此类交易为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进而重新核定应纳税额,追缴少缴的企业所得税,同时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情节严重的还会处以补税金额 0.5 至 5 倍的罚款。若学校与关联方的交易缺乏真实业务背景,关联方为学校开具发票,就可能触犯《刑法》第 205 条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或普通发票罪。一旦被认定为虚开发票,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将面临刑事处罚,同时税务部门还会对学校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等。学校若取得关联方开具的虚开发票,并将其用于非免税项目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会被认定为虚抵增值税进项税额。学校需要补缴相应的增值税,同时还可能被处以罚款,给学校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当学校被认定为偷税时,其纳税信用等级会下降。这不仅会增加税务稽查的频率,还会对学校的融资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融资受限;在招投标活动中,学校可能会丧失资格;同时也会失去政府的信任,影响学校获取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对学校年检结果、招生指标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关联交易中的税收风险,民办学校可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学校在选择关联方作为业务承接单位时,要确保其符合实质经营判定标准。在生产经营方面,承接单位需在当地有固定场所和必要设备,以自身名义订立合同;人员方面,要有满足经营需要的从业人员在当地实际工作,工资通过当地银行账户发放,且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在当地缴纳六个月以上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财务方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在当地进行,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准确;财产方面,拥有与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财产。关联方提供的服务内容要与合作协议一致,且实际提供的服务内容与服务价格相匹配。学校应通过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确保交易价格符合市场公允水平,避免因价格不合理被认定为转移利润。交易双方要保存完整的证据链,确保合同流、资金流、劳物流(或货物流)、发票流保持一致。合同需明确交易细节,资金通过对公账户流转,留存服务过程中的相关凭证,如设备验收单、服务签到表等,发票的开具要与实际交易相符,财务人员要对发票真实性进行严格查验。对于集团化办学的民办学校,要建立健全内部关联交易内控机制,明确各部门在关联交易中的职责和权限,规范交易流程。防止税务部门通过穿透审查,发现业务承接单位缺乏运营独立性或交易价格缺乏公允性而对学校进行处罚。
民办学校关联交易的税收风险防范,需要学校管理层和财务人员高度重视。只有严格遵守税收法律法规,规范关联交易行为,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才能有效规避风险,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营和长远发展。
声明 |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近年来,教育新政密集出台,对民办学校的规范办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在法财税方面遇到诸多困惑和问题。在我们的咨询实践中发现,民办学校的问题主要密集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 民办学校举办者如何避免被认定为挪用办学资金而遭受处罚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4. 民办学校如何做好税收筹划?学校主体适用的税收政策有何不同,有哪些税收优惠可以享受?在金税四期财税处理核查更加严格的大环境下,涉税风险如何规避?5. 民办学校如何对办学资金进行管理?如何避免因缺乏制约机制导致财务管理混乱或造成管理漏洞?公私账户混用导致的法律风险有哪些?6. 在民办学校招生锐减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节省成本开支促进学校经营的良性循环?如何建立完善内部制度节省开支?如果您的学校正为上述问题所困扰,我们将为您排忧解难!多年以来,我们致力于担当办学人和管理者规划民办学校未来的好参谋,既服务于民办学校的整体战略规划和局部策略制定,又可以就特定法律、财税专项事务提供专业意见,从而提升学校决策的有效性。作为办学人和管理者身边的法律财税贴身顾问,我们的精诚服务,将为民办学校的安全运行和稳健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