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作者:李 琦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0日
作 者
李 琦:浙江省发展民办教育研究院财税咨询顾问,时代智汇咨询财税咨询顾问。出身于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一线,后深耕企业财税实务领域,积累了扎实的财税全流程实操经验。目前专注于民办教育领域,曾深度参与多所民办学校财税咨询及风险评估等项目,在民办学校财务税务及内控合规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马鞍山某学校曾通过外账记录合规学费、内账藏匿巨额择校费和赞助费,依靠现金与私人账户流转资金,多年间少缴税款超7000万元。直到税务稽查组查获标记“真实收支”的电子内账,才揭开这层伪装——最终补税加罚款合计近 7800万元,原执行校长也因关联犯罪获刑。
这起案例,撕开了民办学校“两套账”的遮羞布:看似能短期“省税”,实则每一笔隐匿的收入都是埋向未来的雷。
一、两套账的三大致命风险
刑事追责风险:根据《刑法》,设立两套账导致偷税金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即构成逃税罪,校长、财务负责人可能面临 3-7 年有期徒刑。
经济处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办学资格丧失: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将“财务违规”列为吊销办学许可证的情形之一,多地教育部门已将财税合规纳入年检核心指标。
二、自查三步法:揪出账套里的“隐形雷”
资金流向核查:导出近12个月银行流水,逐笔核对外账记录,重点排查 “未开票收入”、“个人卡收款”等游离在外账之外的资金。
票据完整性检查:梳理收费票据存根与外账收入的匹配度,特别注意培训费、兴趣班等“零星收入”是否全额入账。
成本费用比对:比对内账实际支出与外账列支项目,查看是否存在虚增办公费、虚报教职工人数等造假行为。
三、整改实操:从“两套账”到合规账的转型路径
规范做账:学校的内外账差异应当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善,对于无法入账的项目应当逐步调整减少。
建立内控机制:设立收费审批单、支出报销双签字等制度,所有资金往来必须通过学校对公账户,严禁使用教职工个人卡收款。
税务衔接技巧:对自查发现的少缴税款,可主动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并补缴,争取从轻处理。
四、结语
近年来,国家对财务规范的要求持续升级,202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更是以刚性条款构建起“从警告罚款到七年刑期”的全链条处罚体系,彰显了规范账务的坚定决心。如今的监管早已不是“粗放式抽查”的过去时 ——金税四期实现资金流、票据流、业务流的实时穿透,数电发票让每笔交易数据即时上云,“教育+税务+市场监管”跨部门数据共享更织密了监管网络,任何违规都可能被即时捕捉。
对民办学校而言,其财务监管的严格性远超一般企业 ——不仅受会计法、税法约束,更被《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专项法规层层规制,每一笔收支都牵动着办学资格的存续。与以往“事后追惩”不同,现在的监管是“实时预警+联动惩戒”,一套账外资金、一笔虚假支出,都可能触发办学资质复核、信用降级等连锁反应。
财税合规从来不是“可选项”,而是不可逾越的生存红线:两套账的灰色操作看似能短期规避成本,实则每笔隐匿的收入、每处造假的成本,都是埋在办学根基下的“定时炸弹”
。
与其在违规边缘侥幸试探,不如主动构建规范的财务体系:用透明的账套记录真实收支,以合规的流程管控资金流向,靠专业的团队把控税务风险。这既是对政策要求的积极回应,更是民办学校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
声明 |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近年来,教育新政密集出台,对民办学校的规范办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在法财税方面遇到诸多困惑和问题。在我们的咨询实践中发现,民办学校的问题主要密集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校董汇公众号
杭州时代智汇培训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时代智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