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作者:韩荣寨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1日
第一层的利益关系
第一个维度,从规模上来说。凡是小于等于12个班的,很难办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管是园长、保健、门卫以及财务的成本分担,都是巨大的压力。大于等于15个班,相对来说容易一点。
另一个维度,幼儿园的园长是稳定型,还是常变型。普惠性民办园的园长如果能够5年10年不变,那么这个幼儿园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经常换园长幼儿园发展也是蛮难的。
第二层的利益关系
幼儿园的董事长与园长的关系
高结构就是董事长与园长要同心同德,建立相互支持、相互制衡的权利与利益关系。
低控制就是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园长负责制,要充分的授权,在日常的管理当中要脱离直接控制与被控制。
中利害就是由于普惠性民办园的经济条件很差,基础比较薄弱,不能完全靠给园长高工资来吸引,要制定有利益驱动的机制,但是权力划分不能有直接相应的关系。
第三层的利益关系
幼儿园的园长与教师团队的关系
园级领导的价值观考核占比高达70%,业绩考核只占30%;
中层干部的价值观考核占60%,业绩考核占40%;
普通老师的价值观考核和业绩考核各占50%。
第一个是教师的动力系统,关键词是激励,关注的是老师有没有意愿做事的问题;
第二个是教师的能力系统,关键词是专业,关注的是老师有没有能力做事的问题;
第三个是教师的支持系统,关键词是资源,关注的是老师有没有效率做事的问题。
第四层的利益关系
幼儿园的教师与幼儿及其家长的关系
第一个要素是观察,老师要仔细观察孩子每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
第二个要素是感受,通过一些表达感受的词汇,教师清楚地向家长表达对观察结果的心理感受;
第三个要素是需要,教师说明自己为什么有这种感受,即表达自己的需要;
第四个要素是请求,借助具体的描述,教师告诉家长为了改善现状希望他们做些什么。
最后总结
我认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疫情结束之后,要想发展肯定要以治理为基,以结构制胜。科学的民办园治理结构,肯定是以处理好董事长与园长之间的关系为核心,构建起利益共享,相互支持的人际协作网络。
校董汇公众号
即晓知识平台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时代智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