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民办学校教师中途离职问题?(二)

来源:本站   作者:李晓琳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5日

6969342382c354f1b6ba477be212e866.png

202110281501304537.gif


在时代教育团队为民办学校提供法财税咨询服务过程中,发现如何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是很多民办学校办学者颇为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哪种原因,一旦教师中途离职,都会给学校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如果涉及到竞争对手挖人,还可能牵涉到学校机密的泄露、学生的流失等问题。


由此,大家可能会关注到三个问题:一是正常情况下,教师能否在学期中途提出辞职?二是如果有教师离职,那么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对于未办理交接而突然离职的教师,是否可以扣发其工资?三是学校如何有效预防教师在学期中途离职?限于篇幅问题,上期结合实践经验已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点击链接阅读),本期主要对第二个问题给出相关解答。


问题二:教师离职应履行哪些义务?对于未办理交接而突然离职的教师,是否可以扣发其工资?

(一)教师中途辞职要履行哪些法定义务呢?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教师中途辞职有以下5种法定义务要履行:

1. 告知义务。教师辞职一定要主动告知学校,在程序上,试用期内没有要求,但在非试用期内,则要求一定是书面告知,即提交书面的辞职报告。


2. 应在法定期限内提出辞职。除上述教师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外,其他则要求符合法定期限,即试用期是提前三天,非试用期是提前三十天。


3. 办好辞职和交接手续,应该返还或上交学校的教学设备或资料,一些特殊的资源应及时交付到相关责任人,相关工作转交给学校接收人。


4. 不得因为自己的辞职行为损害学校的利益,如泄露学校的机密,带走学校的老师或学生等。


5. 处理好一些特殊事情。如专项培训的违约金问题,按协议约定应承担的其他相关费用。


(二)对于未办理交接而突然离职的教师,是否可以扣发其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因此,对于未办理交接而突然离职的教师,原则上是不能扣发工资的,具体也要结合各地方的工资支付相关规定,有的是规定几日内一次性支付工资。但是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若因未办理交接而突然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可以向劳动者追偿。那么对于该问题有以下建议供学校参考:

1、建议学校的薪资架构中拆分出固定部分与浮动部分;结合教师工作的绩效考核和离职交接等情况,可以约定对于浮动部分工资的支付条件之一要办理离职交接;


2、可以约定离职当月工资以现金形式发放,教师来学校领取工资时才办理离职交接,但应注意留存离职相关证据;


3、对于不辞而别的教师,学校应注意与教师确认劳动关系解除的原因,并留存相关证据。


4、充分考虑扣发工资的风险,在有充分证据证明教师系个人原因离职的前提下,如果学校可以承担因扣除当月工资的风险(可能要补发工资、行政机关责令支付整改等),也可以选择扣发工资的方式要求教师及时办理离职交接。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编辑推荐

微信咨询

QQ咨询

电话咨询

0571-8102 2998

校董汇公众号

即晓知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