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1日
"
回顾与民办教育结缘的经历,王葆青老师颇为感慨。2015年,一位山东的民办高校董事长找到他,期望能得到财务税务方面的专业支持。尽管当时的王葆青对这个领域并未过多关注,但这次相遇却成为他深入研究该领域的契机。
在王葆青看来,“民办教育在社会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小,在各区域的整体社会经济中的分布密度极低,因此,多数财务、税务、法律专家往往忽视了这个领域。”然而,放眼全国,民办学校的总量实际上是巨大的。众多民办学校急需财税法专业支持,却难以获得相关服务,相关专家稀少,供需矛盾突出。
这一情况引起了王葆青的兴趣,并促使他深入研究民办教育领域。经过八年的持续跟进,他已成为民办教育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专家,累计为全国各地近万名民办学校管理者授课,并深入数百家民办学校,协助他们梳理财税问题,加强风险控制。
在王葆青眼中,民办教育行业在财税方面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税种问题,二是管理问题。
首先,就税种问题而言,王葆青强调:"从学历教育的角度看,它是免增值税的,因此,办学者对增值税压力不大,甚至没有太多感知。近年来,大家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企业所得税上,争议与风险非常之大。”
"过去,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民办学校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甚至包括一些税务机关人员也这么认为,甚至时至今日,仍有不少税务机会不予民办学校办理企业所得税税种鉴定。但我们从专业角度判断,认为如无新的法规出台,民办学校应就其得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王葆青如是表示。
其次,民办学校的财税管理方面存在诸多混乱。据王葆青分析,由于对财税问题的忽视或轻视,导致财务管理不规范成为了普遍现象。许多学校在财务上,并没将收入和支出全部入公账,或未通过正规渠道入账。反而私下收入、借款、挪用、侵占、变相挪用侵占资金,导致财务管理严重混乱。
基于以上民办学校财税管理的特点,王葆青针对当前整体监管环境严格的情况,对民办学校需要警惕和积极防范的风险进行了深入剖析。
王葆青强调:民办学校首先要警惕的是声誉风险。近年来,一些热点事件,如幼儿园虐童事件、食堂出售劣质食品、违规搭售代收等问题,损害了政府与公众对整个行业的信任。
除声誉风险外,王葆青还提到了法财税相关的风险。“有些民办学校存在职务侵占和挪用资金等不规范行为,财务和税务规范性问题,在行业中相当普遍,这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了,甚至可能引发管理者的刑事风险。”
这些风险相互关联,互为因果。一个风险没有妥善处理,可能会引发其他风险的扩大和蔓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民办学校需要自律并加强内部管理,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减弱或消除这些风险。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王葆青认为,民办学校仍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模式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创新主要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思考。
从微观角度,王葆青指出,民办教育举办者长期以来认为其所举办学校属于私产,导致其股权架构和交易结构方面存在简单粗暴原始的问题,缺乏合规性的考虑和长远的规划。因此,民办学校在股权与交易架构方面需要进行创新,更加注重商业和法律认知,提升治理水平。
在宏观层面,王葆青特别关注的是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他发现,目前存在一个普遍的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即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而用人单位又难以找到满足需求的毕业生。为解决这个问题,王葆青提出,民办职教举办者可以考虑设立配套的人力资源公司,学生毕业后进入该公司,由公司与用人单位进行业务外包合作,实现学生就业。教育者为自己培训员工,这种市场的力量,才容易唤起教育者”适销对路”的自觉,这种商业模式的教育,可能会更贴近市场需求,为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提供有效路径。
对于即将启动的“民办教育十一人论坛”,作为发起专家之一,王葆青寄予厚望。他期望论坛汇聚专家,传播最新政策动态,解决民办学校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及时政策指导。他认为,论坛参与者应涵盖各行各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经验。通过在论坛上交流知识,可以降低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学习成本和试错成本,促进经验分享和借鉴。最后,他期待论坛能够推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出一些有价值的想法,从而提升参与者的认知水平,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访谈临近结束时,王葆青对民办教育的未来前景进行了预测。他认为,当前民办教育正朝着规范化方向演进,这是一个积极的变化。王葆青认为:“规范是最低的底线,只有行稳才能致远。过去粗放管理带来的不良认知与习惯,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同时,王葆青也寄语广大民办教育人,呼吁他们回归教育的本质。“虽然民办学校发展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但只要教学质量上来了,形成当地的特色名片,其他小问题都可以逐渐解决。这一轮强有力的规范,也必将为民办教育奠定一个更辉煌的明天。” 王葆青如是说。
校董汇公众号
即晓知识平台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时代智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