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研学之旅圆满落幕!四天深度探访,解锁未来教育的N种可能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31日

1.jpg


2025年5月27日-5月30日,由中国民办教育西湖论坛策划组织的以“寻访未来学校,洞见未来教育”为主题的江浙沪深度研学之旅圆满收官。四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民办学校办学人与管理者走进未来校园,沉浸式感受各具特色的教学实践,深度对话前沿教育理念。此次研学不仅开拓了他们的战略视野,更为推动学校迈向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与创新思路。



校园参访:触摸未来教育的脉搏


此次研学,我们分别走进天元公学、湘湖未来学校、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以及无锡幸福外国语小学,每一所学校都展现出独特的教育魅力。


天元公学总校长马智慧亲自化身向导,带领校董们穿梭在校园之中,详细讲解了天元公学是如何以“钱学森之问”为目标,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让校董们在行走间更直观地感受到学校的办学理念。


2.jpg


马校长围绕学校发展模式、教育综合体、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以教育综合体为例,马校长的见解令人眼前一亮。他指出,通过全龄段教育布局,能够有效缓解单一学段风险,增强学校稳定性与造血功能。因此,学校需打破传统围墙,将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实现教育与城市社区的资源共享与良性互动,让教育真正融入生活


坐落在国家4A级景区湘湖的湘湖未来学校,将空间美学发挥到极致,每一间教室都设定了不同的主题。150+门特色课程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学校围绕“生命力、阅读力、品格力、学习力、创造力、平衡力、探究力和审美力”八力素养,精心搭建课程体系,从航空航天飞行课到音乐剧课程,再到国画课程等,每一门课都将湘湖的科学与艺术特色巧妙融入其中。


3.jpg


湘湖未来学校执行校长梅亚民以《努力让校园伟大》为主题,从校园环境、办学理念、教师发展、课程建设、学生培养及品牌建设等多个层面进行分享。梅校长着重强调,课程体系是学校的核心。为此,学校构建“学在未来”、“玩在未来”、“勤在未来”体系,涵盖科技类活动、PBL项目、体验工坊等,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与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多元体验中成长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分别以《学校历史和发展》、《何以平和》为主题进行分享,课程建设中心总监沈弘系统阐释“平而不庸、和而不同”的精神内核。通过课程融合、体育特色与图书馆创新,学校构建起“全人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既具有中华文化根基,又具备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充分体现了“文化建校”的深远影响。


4.jpg


无锡幸福外国语小学副校长唐胜兰带领校董们参观校园。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始终,大厅显示屏满是学生灿烂的笑脸,图书馆遍布校园各个角落。并且,校董们实地观摩了学校的特色图书馆课程,学生们积极分享阅读感悟,并展开热烈讨论。


5.jpg


在分享环节,唐校长带来《组织赋能:构建自由自主的学校文化》的分享,从学校办学理念、组织架构、课程体系、教师发展、学生评价、家校合作等方面进行介绍。在家校合作方面,学校通过设置家长开放日,定期举办“圆桌会”,让家长能够随堂听课,还邀请家长参加图书馆课程,借助阅读搭建起学校与家庭、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专家分享:把握前沿教育趋势


除了校园参访环节之外,研学过程中,我们还邀请到两位专家对前沿科技与政策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中国教科院教育评价与人才选拔分会副秘书长赵博带来《人工智能教育与人工智能+教育的思辨》分享,他从政策要求、发展背景、核心概念、实施路径及未来趋势等角度展开,详细阐述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必要性与落地策略。在赵博看来,未来育人能力需求正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学生需具备提出优质问题、批判性思维、多轮交互规划能力及AI输出内容的鉴别能力。这一观点引发了在场教育工作者对未来人才培养方向的深入思考


6.jpg


时代智汇教育品牌专家张阔以《AI时代,探索未来教育新样态》为主题,重点围绕课程体系构建、教师角色转换、技术深度融合、评价体系进化、品牌文化彰显等方面展开探讨。他以此次参访的学校为例,分析了不同学校在课程体系重构上的创新做法。天元公学的“6+2+X”模式,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湘湖未来学校的“211”课程体系,包含学生必做100件事、100个科学实验及跨学科学习项目,平和学校更侧重中西文化的融合,无锡幸福外国语小学以PBL项目式学习为特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7.jpg



互动交流:共探教育发展之路


深度交流私享会也是此次研学的一大特色。在每一站校园参访后,组委会都预留了专门的提问讨论时间,校长们围绕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展开热烈交流。如学校在AI方面的使用和引进有什么想法?在科技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推动学校个性化、品牌化发展?学校的课程设置有哪些特色和优势,如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8.jpg


在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这一站,中国民办教育西湖论坛发起人和执行主席田光成、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校长万玮惊喜现身,对校董们的发言进行总结。他们的观点高屋建瓴,为校长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万校长提出:“做教育,一要有产品思维,站在家长的角度,想象他们的体验是什么;二要有终局思维,在制定教育策略前,先设想二十年后的世界需要怎么样的人才;三要有复盘思维,所有事情做完之后都要复盘,不复盘,此前的经验就没有价值。”


9.jpg


不少校长在交流中表示收获颇丰,一位校长感慨道:“虽然今天是向外宣讲,但我感受到了办学者内心的宁静,安安静静做教育、专注专业做课程,向平和学校致敬。”



跨界体验:拓宽多元教育视野


此次研学不仅局限于校园与教育领域,组委会还带领校长们开启了跨界体验之旅。


在浙江省博物馆,大家领略了河姆渡文化、良渚玉器、越窑青瓷、宋韵书画等极具地域特色的珍宝,感受浙江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10.jpg


走进申昊科技探索机器人实验室,见证科技对人类生存场景的革新。有一位校长写到:“在电力、石油石化、深海等充斥着强电磁干扰、易燃易爆风险、水下高压、极寒高温等极端环境的领域,机器人产品正以“智能守护者”的角色,逐步实现对人工巡检的科学替代。


11.jpg


校董们还深度探访了哈芙琳校服馆和生产中心,馆内一件件校服整齐排列,每一款都紧密结合校园文化,无声传递着校园精神。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各环节无缝衔接,既保证了校服的质量,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12.jpg


此次江浙沪深度研学之旅,是一次对未来教育的深度探索,也是一次教育思想的盛宴。相信在未来,这些宝贵的收获将转化为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助力民办教育迈向新的高度。


13.jpg

编辑推荐

微信咨询

电话咨询

0571-8102 2998

校董汇公众号

杭州时代智汇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