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弱、生源差,这所民办乡镇高中如何把学生送进清华?跟随我们的参访脚步,探寻答案!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0日

1.jpg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说:“我爸如果那时候给我个200万,如果我今天随时能够找到一帮人,那时候就能够找到,今天一定不会有阿里巴巴,真正的创业者,你一定是缺这个缺那个,如果资源都在了,都不缺了,怎么还会要你这个想法?” 这句话放在民办教育领域,同样发人深省。


众所周知,由于外部环境的持续严峻,众多民办学校尤其是乡村民办学校,正处于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以及生源不断流失的困境之中。如何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突破困境,实现发展?这是每一位民办学校董事长都在思考的问题。

而阜南亲情高级中学,无疑是这个困境中的一个奇迹。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在全县高中招生批次中处于第二梯队,生源名次多在2000多名至4000多名之间;教师团队非常年轻,平均年龄仅20多岁,很多教师刚从大学毕业就直接投身教学一线;地理位置也不占优势,离市区、县城大概有40分钟的路程。
2.jpg

然而,就是这样一所看似条件并不突出的学校,在2024年却创造了惊人的成绩:一本达线率达 74.3%,二本达线率达 94.2%,近三年县理科状元均出自该校,甚至有学生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

这样的反差,怎能不让人好奇?2025 年2月19日,西湖论坛组委会组织了第二期阜南亲情高级中学参访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3所民办学校50多位校长前来一探究竟。这次活动报名人数远超预期,足以见得大家对探寻这所学校成功秘诀的渴望。
3.jpg

活动伊始,杨天亮校长以《基于第一性原理推动教育变革》为主题进行分享,他强调“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唯有创新才能生生不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借助 AI 教学模式,对学生、教师以及管理进行了重构,详情可见:《阜南亲情高级中学探访记:一所民办乡镇高中,竟藏着这样的教育奇迹!》。杨校长的分享让在场的董事长们深刻认识到创新在教育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4.jpg
5.png

随后,张云豹主任关于 “零班” 模式的分享,成为了活动的焦点。在参观 “零班” 教室后,张主任受邀深入解读这一创新模式。与传统教学不同,“零班”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成为学习的绝对主体,注重自主活动和内在驱动。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学习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课程设计丰富多样,从分组活动、体育课的自主实践,到荒野求生等体验式学习,全方位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同时,借助团队整合、习惯培养、每周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相互了解与监督,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而教师则更多地扮演幕后指导者和资源提供者的角色。
6.jpg
7.png

这种创新模式成功激发了学生潜能,今年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来自这个班级,有力地证明了 “零班” 模式在乡村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教育质量飞跃的可行性。

在答疑解惑环节,杨俊江董事长亲自现身。为了让交流更加充分,现场将参访的校长们分成 7 个小组,先进行组内充分讨论,再集中提问。从教育理念到实际落地操作,大家积极发问。有董事长提出学生学习进度不同,教师是如何进行过程性管理?学校是如何利用AI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实操层面,学校在全流程的管理上,从备课、上课、作业到考试,有没有一个文件方案或者制度来进行指导?备课组和教研组层面又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8.jpg

杨俊江董事长都一一耐心解答,毫无保留,现场交流氛围热烈。杨董事长强调,在当下政策收紧、资源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民办学校绝不能闭门造车,陷入自我封闭的发展怪圈。唯有多出去交流,与同行们抱团取暖,才是民办学校突破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9.jpg

此次参访活动,为各位民办学校董事长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与交流机会。阜南亲情高级中学的成功经验,从教学模式创新到教师团队培养,再到管理模式优化,都为身处困境的民办学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相信通过这次活动,会有更多民办学校受到启发,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编辑推荐

微信咨询

QQ咨询

电话咨询

0571-8102 2998

校董汇公众号

即晓知识平台